首页

加入收藏

您现在的位置 : 首页 > 最新资讯

楼市向新向好发展可期

时间:03-14 来源:最新资讯 访问次数:230

楼市向新向好发展可期

本报记者 周雪松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,楼市是热门话题之一。会场内外,全国人大代表、全国政协委员等各方围绕困扰房地产发展的若干问题积极建言献策,住建部对外界关心的问题也积极作出了回应。 楼市当务之急是要管控风险,做好保交楼,综合施策,防止市场持续下行。另外,需要做好科学发展规划,切实推动行业向新发展模式转型。 针对中低收入家庭住房问题,破解之道是大力发展保障性住房。全国人大代表、58同城董事长兼CEO姚劲波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,当前房地产行业正在向新发展模式转变,保障性住房是房地产发展新阶段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,这也标志着我国将构建政府保障基本需求、商品房满足改善性住房需求、租购并举的“双轨制”住房体系。 姚劲波认为,2024年宏观政策将继续发力稳经济,中央加杠杆、央行降准降息均有一定空间,“先立后破”的政策基调也给房地产政策带来了更强的优化预期。在“房住不炒”的基调下,短期来看,利好改善性需求的政策将持续宽松,如继续优化限购措施、继续放宽二套房贷利率等。 未来值得关注的,一是加快预售制度改革,自2022年以来,包括合肥、北京、福州、济南等地的多宗地块提及“现房销售”。预计2024年预售资金监管将是政策调整的重点,通过从“银行监管”向“政府监管”转变,更好解决预售制下保交楼问题。二是一二线城市限购继续放松,促进购房需求释放。三是改善房企的生存环境,推动行业风险出清。 在今年全国两会上,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、中国人民银行原行长易纲建议,设立房地产预售资金保险机制,争取用三年时间过渡到以现房销售为主。 全国政协委员、均瑶集团董事长王均金在全国两会上提出,适应我国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发生重大变化的新形势,短期内需要制定一系列金融方案促进房地产行业稳健发展。为此,他建议,金融机构平等对待房地产企业融资需求;通过“贴息+RE? ITs”模式盘活沉淀资产,在化解房企债务风险的同时增加面向中低收入群体的住房供给;地方政府建立城市公共住房基金,针对未能在合理期限内市场化去化变现,影响银行贷款还本付息的项目,按照政府审核成本价,低价收购现房,这样既能增加城市租赁住房,还能合理盘活存量房产,有利于银行融资良性循环发展;为没有户籍和自有住房,但长期在该城市工作的打工者发放“长期工作签证”,设立住房金融互助机构支持新市民购买住房;保障金融机构的权益促进贷款积极性;抓好“一城一策”供需土地与房源规划管理,做到房源和土地供应平衡,消费者一旦知道政府未来会控制土地供应,购房就不会再持观望态度,有助于房地产市场的恢复。 事实上,为了防止市场大起大落,住建部近日下发通知,要求各地科学编制2024年、2025年住房发展年度计划,要求各地根据人口变化确定住房需求,根据住房需求科学安排土地供应、引导配置金融资源,实现以人定房、以房定地、以房定钱,促进房地产市场供需平衡、结构合理。 按照住建部部长倪虹在全国两会期间的说法,接下来,住建部在落实政府工作报告部署方面,将聚焦稳市场、防风险、促转型,重点抓好这三件事。着力解决新市民、青年人、农民工等住房问题,让他们放开手脚为美好生活去奋斗。 中指研究院市场研究总监陈文静对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表示,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释放了积极信号,较高的GDP增长目标意味着宏观政策将进一步加力,房地产政策也有望继续发力,推动供求关系尽快达到新的均衡,进而为经济平稳运行提供支撑。保障性住房建设、城中村改造加快推进,也有助于稳投资、稳预期。 应该看到,当前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,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壮大,各种改革举措不断落地,影响房地产发展的收入、信心和预期问题也会逐步化解,楼市向新向好发展前景可期。

本信息由网络用户发布,本站只提供信息展示,内容详情请与官方联系确认。

标签 : 最新资讯